------山东省高校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财政部教科文司 第 12 期 2005年5月23日
高校是事业单位的典型代表,由于其组织规模巨大,结构层次繁多,业务活动复杂,占有使用的资产量大面广、专业性强,相应地对资产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层次高、内容多样、技术性强。山东省教育和财政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将加强教育资产管理,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作为解决经费供求矛盾,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总体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摆在全省教育财政工作的全局性、基础性位置上。近年来,更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校资产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1998年,省教育厅、财政厅在对高校资产管理状况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提出了高校资产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对资产管理机构及职责、产权登记、资产使用、处置、非转经、报告制度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当时高校资产管理状况,确立了“抓三点”工作思路,即抓住固定资产管理这个重点,解决非转经管理这个难点,突破无形资产管理这个盲点。提出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具体目标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实现固定资产全部管理活动,整合固定资产管理力量,再造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对固定资产实行全息、多维、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创建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新体系,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推进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财政厅的统一部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管理力量,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活动,建立起了顺畅、高效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确定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资产处、归口部门、使用部门、使用人五个管理层次,不同部门和有关人员,按照权限对等的原则,承担不同的管理责任,并拥有不同的管理权限,按照规定的流程,互相沟通、协调、制约、监督。按照“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要求落实资产管理责任,要求每一个固定资产使用人对所使用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承担经济责任。从固定资产的形成到处置,其间所有管理活动都有具体的业务操作规程,对于任何一项资产都做到来源清,去向明。
二是在不同的部门设计不同的账簿体系,账簿体系之间形成严格的钩稽关系,相互牵制并以清查表、增加凭单和处置单等原始凭证为依据协同于资产管理活动全过程。对每一种固定资产的几乎全部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信息记录在案,形成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固定资产实行多维控制,全方位提供实施动态信息,保证在任意时点提供的资产信息都是真实、准确的。根据需要与使用状态科学配置,提供使用效益,避免投资浪费。
三是在建立部门台帐基础上,将固定资产占用情况逐步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准确评价各部门绩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成为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建立科学的维修养护制度,努力延长资产的寿命。建立正常的清查盘点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情况、管理使用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清点、核实、检查。建立严肃的奖惩制度,对丢失、损毁行为要求经济赔偿和予以行政处分。
上述资产管理措施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是必须以强大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为前提的。为此,从2000年开始,省教育厅、财政厅就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用近3年时间完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的开发,从2002年底开始在全省推广应用,并建立了“山东教育资产网(http://www.jyzc.com)”.目前,已有50多所高校安装了该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校园网、数字照相、条码识读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彻底改变了资产管理的方式,带动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由混乱走向规范,由粗放走向精细,由落后走向科学,由传统走向现代,实现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科学化。
二、管理成效
山东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令人振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持,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异地网上同步管理和纵横多维沟通。一台服务器通过校园网、城域网连接着上百台计算机,在不同城市的多个校区,不同身份的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借助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实施不同的管理活动,实现了管理信息的实时沟通和交换,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得到任一资产的任一时间、任一地点、任一部门、任一使用人的几乎所有信息。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工作繁重、手段落后、信息迟滞、缺乏沟通的传统手工操作方式,也彻底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差错率高、对帐困难、各自为政、信息闭塞、监控不力、管理效能低下等老大难问题。
第二,实现了对固定资产的安全有效的监控。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和履行严密的管理手续,将每一件资产的具体管理责任都逐层逐级落到了具体部门和人员。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那种责任不清、情况不明、帐实不符、管理混乱的状况,有效地杜绝了资产的流失现象。
第三,各项基础业务环节都得到了全面规范。从固定资产购建立项到可行性论证、招标、验收、技术测试、使用、保管、维修、养护、借用、出租、出借、清查、处置、建档等各个管理环节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和管理规范。
第四,自觉有效利用的机制开始形成。由过去的以管住、不流失为目的,转变为既要管住,更要管好、管活,把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运行中的使用效益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科学管理,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地提高了存量资产使用效益。
第五,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大量信息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了客观、准确、实时的依据,有力的支持了预算编制、资产购置、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等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
第六,有力的保障了校区搬迁、院系调整、学科建设、本科教学评估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实施,适应了学校快速发展、改革深化和资产规模急剧膨胀的管理需求,实现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根本性突破。
一项改革的推进通常会遭遇各种阻力,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因触及多方面的利益更是如此。但山东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却收到了“三满意”的效果:其一是校长满意。因为不仅摸清了家底、保障了资产的安全完整,更重要的是在校长的管理决策中随时可以得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信息支持。其二是教职工满意。不仅学校内每一个员工都平等对待,无论是校长还是一般教员都要对所使用的资产承担责任,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公平感,而且根据公布在校园网上的资产信息,教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开放的资源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和创业。其三是管理人员满意。管理系统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而且还可以利用系统积极进行管理创新,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资产管理人员内在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三、几点启示
历经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山东教育系统在资产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引起了不少省份以及其他行业系统的关注,纷纷来到山东教育系统考察学习,引入其管理模式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从山东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所取得的经验来看,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要从根本上树立资产管理意识和转变资产管理理念。一是要真正把资产管理摆在应有的位置,当作一项关系到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在与山东省教育部门负责同志和高校有关领导的座谈中,随时都可听到“向管理要效益”、“管理也是投入”这样一些言论。对于资产管理大家普遍的表现不是"要我管”,而是“我要管”。各级领导重视资产管理工作,熟悉资产管理情况,明白资产管理政策,在资产管理活动中发挥了有效的组织、动员、协调、决策和引导作用。二是要充分重视基层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基层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是整个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实现对全国事业资产的有效监管,必须充分调动基层单位中一切积极因素,在基层事业单位中建立严格的资产安全监控机制和自觉有效利用的机制,通过基层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直接管理和利用,最终实现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三是要坚持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作指导,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如山东高校资产管理就实现了由对物的直接管理转变到对人的管理上来,由单一部门管理转变到全员参与上来,由条块分割转变到管理力量的有机整合上来,由对资产单纯的安全监控转变到有效利用上来。
第二,要从完善管理体制入手,坚持用规章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积极构建协调流畅的管理运行体制,推动资产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在山东教育资产管理工作中,在资产的各个管理层次、各个管理环节都有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并为广大管理人员所认同、接受,最终形成管理实践;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基层学校,还是基层学校内部的各个管理层次、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以及使用人,都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资产管理活动程序,形成上下联动、和谐承接、高效运行的资产管理新机制。
第三,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实现事业资产管理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下大力气抓好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山东省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综合运用计算机、校园网、条码识读、数字照相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固化为数字化的管理程序,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资产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实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管理目标。开展全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借鉴各地已取得的信息化管理经验,有效整合各地在事业资产管理方面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从而低成本、高效率地筹建起全国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
第四,要进一步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山东省高校固定资产已经实现了高度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但是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仅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还没有实现与其他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特别是还没有实现与财政部门的联网,为财政部门核定预算提供基础数据信息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这应该是山东省教育资产管理下一步要推进的方向。作为财政部门来讲,我们应始终将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作为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既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资产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又不能脱离预算而管资产,局限于资产的日常化、精细化管理之中。
报:部领导
送:部内有关司局(共印60份)文字